鳳凰路街道
- 所屬地區 陜西省閻良區
- 政府電話 029-86202654
- 人口(萬人) 3.0275
- 面積(平方公里) 12.6
- 特色文化 國家航空產業基地、航空科技博覽館、飛機生產線、功勛飛機展覽、航模俱樂部等景點特色鮮明
鳳凰路街道
鳳凰路街道為陜西省閻良區的城關鎮。
一、行政區劃
鳳凰路街道,隸屬于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,地處閻良城區西部。東、南與新華路街道毗鄰,西、西北與振興街道接壤,北隔石川河與渭南市富平縣東上官鄉相鄰,總面積12.6平方千米。
鳳凰路街道是“三田哭荊”故里,南部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、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型工貿商業區,中部為閻良乃至渭北地區的物流中心區。
截至2020年6月,鳳凰路街道轄16個村(居)委會,其中:12個社區居委會、4個村委會。
4個村:閻良村、新躍村、斷垣村、三賢村。
13個社區:佳苑社區、竹苑社區、延鳳社區、文化路社區、鳳凰東路社區、鳳凰街社區、迎賓社區、鐵路社區、荊塬社區、鴻飛社區、藍天路社區、荊航社區、前進中路社區。
二、自然地理
位置境域
鳳凰路街道地處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城區西部。東、南與新華路街道毗鄰,西、西北與振興街道接壤,北隔石川河與渭南市富平縣東上官鄉相鄰。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.8千米,南北最大距離6.5千米,總面積12.6平方千米。均為陸地。
地形地貌
鳳凰路街道地處關中平原中部。地勢平坦,平均海拔415.0米。
水系水文
鳳凰路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。主要河流石川河,流經斷垣村,境內流長1千米,流域面積30平方千米,年均徑流量6.8立方米/秒。
自然災害
鳳凰路街道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干旱、洪澇、連陰雨、大風、冰雹、霜凍、病蟲害、地震等。其中連陰雨災害年均發生2次,主要發生在6—10月,最嚴重的一次連陰雨災害發生在1983年5月14日—10月7日,境內多次出現連陰雨,累計降雨量達673.7毫米,周邊農田積水嚴重,市政設施遭到嚴重破壞,倒塌房屋29間、圍墻581米。
1.人口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轄區總人口41286人,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275人,城鎮化率73.33%。另有流動人口2356人。總人口中,男性21055人,占51%;女性20231人,占49%;18歲以下6605人,占16.0%;18—35歲11890人,占28.8%;35—60歲15895人,占38.5%;60歲以上6896人,占16.7%。總人口以漢族為主,達40915人,占99.1%;有回、滿、藏、土家、壯、苗、彝、布依、侗、鄂溫克、土、仡佬、黎、畬、瑤、維吾爾16個少數民族,共385人,占0.9%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人口出生率6.53‰,人口死亡率2.88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3.65‰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77人。
2.面積
總面積12.6平方千米。
三、經濟發展
1.特色產業
綜述
鳳凰路街道南部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、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型工貿商業區,中部為閻良乃至渭北地區的物流中心區。
財稅收支
2011年,鳳凰路街道財政總收入4.3億元,比上年增長25.6%,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.7億元,比上年增長35.9%,是1966年的614倍,比1978年增長252倍。從各主要稅種看,完成營業稅6440萬元,增值稅1355.4萬元,企業所得稅871.3萬元,個人所得稅795.5萬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44.7%、66.2%、-23%、-14.5%。
人民生活
2011年,鳳凰路街道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9321.6元,比上年增加216.9元;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40198元,比上年增加275元。
第一產業
2011年,鳳凰路街道耕地面積5819畝,人均0.14畝。農業總產值從1966年的288.5萬元,增加到1978年的358.7萬元,2011年達到8984萬元,比上年增長13.4%,農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9.2%。農民人均純收入12823元。
種植業
糧食作物以小麥、玉米為主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糧食生產2028噸,人均34.9千克,小麥970噸,玉米1052噸。
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蔬菜種植面積8300畝,產量3.6萬噸,主要品種有黃瓜、辣椒、花椰菜,其中黃瓜1.2萬噸,辣椒2400噸,花椰菜2000噸。
林業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累計造林1.2萬畝,其中防護林8300畝,經濟林3400畝,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4.7萬株,林木覆蓋率36.3%,活立木蓄積量4.4萬立方米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水果種植面積200畝,產量600噸,主要品種有葡萄、杏、桃,其中葡萄400噸。
畜牧業
畜牧業以飼養生豬、羊、牛和家禽為主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生豬飼養量3794頭,年末存欄240頭;羊飼養量2116只,年末存欄1936只,收購山羊板皮180張;牛飼養量1583頭,年末存欄1289頭;家禽飼養量10.3萬羽,上市家禽2.7萬羽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生產肉類175噸,其中豬肉95.2噸,牛肉30噸,羊肉49.8噸;禽蛋635噸,鮮奶7894噸;畜牧業總產值3040萬元,占農業總產值的33.8%。
漁業
以養殖鯉魚、草魚、鰱魚、鳙魚、鯽魚為主,淡水水面0.02平方千米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魚塘養殖面積2公頃,產量34噸;漁業總產值16萬元。
生產條件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有大型農業機械220臺(輛)。
第二產業
鳳凰路街道工業是閻良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轄區內有鋁型材制造、電子、化工建材、農產品加工等企業30余家,有1200多家駐地單位。工業總產值達到8647萬元,比上年增長53.9%,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4.1%。其中工業企業23家,從業人員5512人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。
第三產業
國內貿易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商業網點1537個,職工3880人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億元,比上年增長26.5%;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.5億元,比上年增長19.3%。
郵電通信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郵政網點2個,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5千米,投遞點67個,鄉村通郵率100%;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4.71萬件,國內匯票業務完成7322筆,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8018件,征訂報紙190.1萬份、期刊5.45萬冊,業務收入555.1萬元。電信企業7家,服務網點43個;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.1萬門,固定電話用戶27678戶,比上年增加6360戶,電話用戶普及率99%,比上年提高51%;移動電話用戶9.9萬戶,比上午增加3515戶,移動電話普及率99%,比上年提高3.6%;光纜線路總長達4.5千米,主干電纜達13.1對千米,互聯網端口總數1.8萬個,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8138個,寬帶接入用戶7906戶,比上年增加2132戶。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859.5萬元。
金融業
2011年,鳳凰路街道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.8億元,是1978年的56.3倍,比上年增長7.6%,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.3%,實現稅收2954.5萬元。年末有中國銀行、工商銀行、建設銀行、農業銀行、西安銀行、招商銀行、信用聯社等8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;各類存款余額46.9億元,比上年增長15.1%,是1978年的1387.4倍;人均儲蓄28902元,是1966年的1521.2倍,比1978年增長555.8倍;各項貸款余額10.2億元,比上年減少14.6%,是1978年的126.7倍。
2011年,鳳凰路街道設有證券公司營業部1家,開戶股民(含基金)總數20290個,A股和基金交易額82.45億元,增長32%,比上年增加31.22億元。
保險業
2011年,鳳凰路街道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4962.1萬元,比上年增長11.2%,是1978年的524倍;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462.1萬元,比上年增長8.9%,是1978年的590.9倍;人身險保費收入2500萬元,比上年增長7.3%,是1978年的471.5倍。
社會事業
科技事業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農村實用人才426人。
教育事業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幼兒園5所,在園幼兒2915人,專任教師164人;小學4所,在校生655人,專任教師109人,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%;初中3所,在校生2561人,專任教師156人。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、小升初升學率、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%;普通高中2所,在校生2166人,專任教師147人;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3所。主要學校有西飛一小、西飛四小,其中西飛一小為區級重點小學,西飛第一中學為省級標準化中學。
2011年,鳳凰路街道教育經費達7003.6萬元,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278.4萬元,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511.7萬元,預算內教育事業費4413.5萬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23.8%、10.99%、16.15%、12.1%。預算內教育經費(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)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2.4%,比上年提高了1.3%。
文化事業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文化專業戶20個,文化站1個,建筑面積20平方米;公共圖書室4個,建筑面積120平方米,藏書1.2萬余冊;檔案室3個,建筑面積220平方米。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人,占全街道社會從業人員的10%,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2人;實現增加值13.2萬元,比上年增長45%,占地區生產總值的0.01%,比上年提高22%。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有線電視用戶1.7萬戶,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.2萬戶,電視綜合覆蓋率100%。
體育事業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體育社團1個,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95人。70%的城市社區和61%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,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9%。
衛生事業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個,其中衛生院4個;病床260張,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60張;固定資產總值5745萬元。專業衛生人員790人,其中執業醫師214人,執業助理醫師6人,注冊護士314人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醫療機構(門診部以上)完成診療49萬人次,住院手術3130臺次,出院病人1.7萬人次。重點醫院有閻良區人民醫院。
2011年,鳳凰路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23.545/10萬,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%,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3.5%,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990人,參合率99.7%;孕產婦死亡率為0,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、嬰兒死亡率、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9.26‰、8.00‰、5.89‰。
勞動就業
2011年,鳳凰路街道新增就業人員2867人,有847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,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84人,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803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.9%,全年共幫助8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,組織4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“三支一扶”的工作。
社會保障
2011年,鳳凰路街道五項社會保險(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)基金收入合計1.5億元,比上年增長5.4%,基金支出合計1.3億元,比上年增長20.3%。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.8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893人,其中參保職工1.33萬人,參保離退休人員4700人,分別比上年末增加821人和72人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7041人,比上年末增加625人,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2112人,比上年末增加280人。7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,參加職工845人,年末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62.7萬元。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.57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202人,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426人,比上年末增加3人,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177人,比上年末增加199人,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237人,比上年末增加194人。參加失業保險1.25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16人,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2742人,比上年末增加8人,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888人,比上年末增加394人。參加工傷保險3349人,比上年末增加147人,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237人。參加生育保險1346人,比上年末增加203人,全年共有25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,比上年增加2人次。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%。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42件,結案42件,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14件,占34%,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人事爭議40件,結案率100%,調解組織受理(含仲裁機構案外調解)45件,結案率為92%。各級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爭議27件,比上年減少19%,涉及勞動者14人,比上年減少7.49%,當期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40件,比上年減少20%。
社會福利
2011年,鳳凰路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69戶,人數2051人,支出616.5萬元,比上年增長59.4%,月人均250.5元,比上年增長31.3%;城市醫療救助6人次,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人次,共支出3萬元,比上年增長18.9%;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96人次,支出29275元,比上年增長69.7%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0戶,人數183人,支出21.9萬元,比上年增長78.7%,月人均99.5元,比上年增長23.9%;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人,支出3825元,比上年增長47.6%;農村醫療救助28人次,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8人次,共支出3萬元,比上年增長92%;農村臨時救濟2人次,支出0.6萬元,比上年增長34%。
2011年,鳳凰路街道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75人,緊急轉移安置4人,農作物受災面積85畝,倒塌房屋5間,直接經濟損失25.2萬元,救災支出4.6萬元,比上年增長230%。國家撫恤、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7人,安置義務兵、士官等129人,撫恤事業費支出56.6萬元,比上年增長25%。社會福利費23萬元,比上年增長4.5%;社會服務單位2個,床位37張,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47張,社區服務床位5張,軍休床位25張,收養3人。社區服務設施103個,社區服務站11個,其他社區服務設施7個;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14張。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、點和慈善超市2個,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.5萬元,捐贈物資折款4.8萬元,接收捐贈衣被1.2萬件,使548人(次)困難群眾受益;福利企業2個,安置殘疾職工47人,福利企業產值4032.7萬元。
2.交通情況:
交通
鳳凰路街道境內S107、X206、X207貫穿全境,主干道有迎賓北路、前進西路、鳳凰北街等。
運輸
截至2011年末,鳳凰路街道交通運輸倉儲業220家。其中汽車站、火車站和多家物流中心云集于此,是閻良乃至渭北地區的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。2011年,鳳凰路街道客運總量660萬人次,貨運總量630萬噸。
四、歷史文化
閻良文化特色宜人。閻良是黃帝鑄鼎圣地,更是秦漢歷史文化名城。著名的歷史故事“商鞅變法”即發生在閻良武屯鎮境內的古櫟陽城,秀麗多姿的明代古櫟陽橋、風水寶地漢代太上皇陵等均是著名的文物
五、風景名勝
閻良區航空工業高度發達,是集飛機設計、制造、鑒定、試飛、教學、研究于一體的著名中國航空城。閻良旅游以航空科普游為主。國家航空產業基地、航空科技博覽館、飛機生產線、功勛飛機展覽、航模俱樂部等景點特色鮮明;飛機模擬駕駛、航模制作、試飛等給人以愜意的感覺。
旅游景點。
航空科技館
西安閻良航空科技館位于西安市閻良區藍天路88號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北側,坐落在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中央部位,占地15畝,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,建筑結構形式為一層鋼架結構,整體外觀呈動感飛機造型,體現出現代航空產業和航空教育事業展翅騰飛的態勢。西安閻良航空科技館作為閻良飛機城的一個特色項目,憑借其無以倫比的航空文化特色,已成為飛機城一大標志景觀和對外窗口。
櫟陽遺址
古櫟陽都遺址(現閻良區武屯鎮官莊、新義、東西黨家、南丁、花劉、湯家村戰國~漢)1963、1980~1981年勘探、試掘。面積約4.2平方公里,城址呈長方形,東西長約2500米,南北寬約1600米。城垣夯筑。南墻殘垣1640米,高0.4~0.6米,基寬6米;西墻殘垣1420米,基寬8~16米;東、北墻未見。角門址1座,西門址2座。城內道路13條,其中東西路6條,南北路7條,街寬15.7~17.7米,城內夯筑基址7處,呈長方形,最大者700米。有居住及作坊、水井等遺址15處。城東南、東北、西北為墓葬區,北城墻外還有一東西向渠道。歷年出土有鋪地磚、空心磚、繩紋筒瓦、板瓦,云紋、葵紋、素面瓦當、圓形陶水管、陶碗、盂、罐、甑、壺、缸、鬲、鼎、金餅、銅鏡、釜、鏃、“半兩”、“五珠”、莽幣、鏟、石磨、石范、石夯頭等。
古櫟陽橋
位于閻良區北屯鄉與臨潼區櫟陽鎮交界的清河上。距閻良城區7.5公里,是閻新公路一重要橋梁。據清乾隆《臨潼縣志》載:“縣北五十里清河上櫟陽橋,明總督武志望倡建”。是一青石條拱橋,堅固耐用,寬7.5米,長30米,高8米。1994年,由陜西省公路局,在古櫟陽橋上游150米處又建一新橋。新橋長166米,寬13米,為鋼混式雙柱,八孔。橋高15米,適應閻良南向交通需求。原橋已成為閻良文物古跡而被保護。
六、聯系方式
辦事處電話:029-86202654 傳真:029-86202654